蜈蚣,俗名百脚虫,是一种珍贵而紧缺的中药材,国家鼓励大力养殖蜈蚣,以满足国内药材的需要和外贸出口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蜈蚣能祛风镇痉、杀虫解毒、消肿散结,具有抗菌、抗厥、止痉、抗肿瘤作用。 一、蜈蚣的生活习性 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砂土和低山地区,多栖息于腐木和石隙下,乱石堆下,阴暗潮湿的杂草丛中。畏光,昼伏夜出。一般在10月之后,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,潜伏于离地面约12厘米深的土中越冬;来年“惊蛰”后随着天气转暖又活动觅食;夏天天气闷热时,暴雨前后,爬出地面活动。 二、蜈蚣的饲养管理技术 根据蜈蚣的生活习性,应该选择四周环水,向阳背风的斜坡处建池饲养。 (一)修建饲养池可修建玻璃池壁饲养池,玻璃环周饲养池,环水工饲养池和薄膜围壁式饲养池。第一种饲养池造价较高,不易推广,最后一种比较经济适用。 薄膜围壁式饲养池的池壁可以砌成40厘米高的围墙,面积不拘,池的内壁可以用农用塑料薄膜复严,接缝处用胶水粘牢,薄膜上要经常措擦,使不沾污泥,保持光滑;紧靠围墙的内94 侧,四周建周宽10厘米,深4厘米的水沟,并留一排水口。墙和水沟用以防止螺燃逃窜。池子修好后,可在池内堆积一些石块、瓦片、石砾,面上再覆盖一层泥土,形成媒绘栖息的缝隙、洞穴。池内也可以栽种一些杂草、树木,修建荫棚等,为装蚣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。 (二)放种人工饲养娱蚣,一般要选头红、体宽、身长、无损伤的螺必作种,不要青头、黑头及身材瘦小的蜈蚣。饲养娱蚣的种源,可以向蜈蚣主产地区的单位购种;也可以在娱燃经常活动的地方,于“清明”至“立夏”期间挖一长沟,内放马粪、 动物骨头、鸡毛等腥味东西,以及碎砖、瓦砾、垃圾,再覆盖些松土。娱蚣嗅到腥味即到沟里产卵繁殖,20余天即可翻沟捕捉,放入池内饲养。然后再在沟内补充一些新鲜的鸡毛、垃圾、杂骨等,并覆盖细土,再诱蜈蚣入沟繁殖。秋季可以树林间,用同一种方法捕到蜈蚣种源,放入饲养池内饲养。
|